注册用户

人】

教师用户

人】

学生用户

人】

企业用户

人】

社会用户

人】

活跃用户

人】
网评专家登录 各类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构建新型产教融合业态实证研究 ——以航空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例

时间:2022-09-30 来源: 作者: 点击:

构建新型产教融合业态实证研究

——以航空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例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张伟华 贺义 何婕妤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组建军政行企校多主体的航空工程职业教育集团,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为重点,通过长期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以及合作发展等校企合作领域的探索,构建起了共生共长命运体产教融合新业态。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人才培养

一、实施背景与关键问题

(一)政策背景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二)实践背景

加快培养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是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航空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航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重要阵地,是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国家航空骨干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航空制造与维修技术技能人才公共培训基地。近十年,为军地航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2万余名,承担军地航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十万余人次。

(三)关键问题

宏观层面存在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到位、“利益链”构建难的问题;中观层面存在产教融合办学机制不完善、供需矛盾等问题;微观层面存在校企合作基础薄弱、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主要做法

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期存在的 “一头冷一头热”、“校企两张皮”现象,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性的提出促进产教融合“协同推进、共建共享、创新驱动”的办学机制,并通过搭建高端战略合作平台、共建产业学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举措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搭建战略合作平台,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1.创建航空工程职教集团化,促进“四链”融合

2013年10月,在空军装备工厂管理部、湖南省教育厅、省经信委、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11月更名为“航空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目前,集团化办学成员单位108家,覆盖全国大多数航空龙头企业,规模企业63家,航空类院校和科研院所37家,形成了军队和航空产业特色鲜明、资源最优的跨区域的全国性职教集团,形成了教育、产业、人才、创新 “四链”融合基本局面。

2.建立先进内部治理体系,实现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

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内部治理体系和健全民主决策,形成了“共建共享、共管共担”工作机制;集团设置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理论研究、职业培训、产业学院和教学装备等六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对标全航空产业链发展,各专委会以《章程》为指导,自主、创新的开展工作;通过不断调整集团成员单位,形成了航空产业和航空职业教育领域最优资源,建立起了紧密型职教集团。

(二)共建产业学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1.构建航空特色专业群

长沙航院坚持“对接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建好专业助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覆盖航空产业链的特色专业体系。推进专业集群发展,构建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四大专业群,目前已形成了紧密对接航空产业链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长沙航院与5720工厂、航空工业哈飞、中国航发南方公司等20多家理事单位共建航空类专业,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校共建分层教学、“闯关”等特色教改课程60门

2.丰富产业学院建设内涵

一是共建“双师”教学团队。按照“专任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上得了讲台,能教一堂好课;下得了车间,能干一手好活”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理念,重点抓好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在集团内,组建了174名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团队。二是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引企入校、引产入校、引智入校等多种方式,长沙航院与中国航发南方公司、航空工业长飞公司、湖南华星通航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建飞机维修、发动机维修、空中乘务等36个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5个工厂培训中心、197个校外实训基地;近五年来,合作企业累计向学院捐赠各类教学装备价值达4亿余元。三是协同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以军为本、根植航空、服务地方,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近年来,长沙航院与中国航发南方公司、中国商飞上飞、川航等2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发动机维修、复合材料、飞机维修等22个专业的人才订单培养。与5718工厂、5720等工厂合作,探索飞机维修、导弹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等专业基于“三元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创新驱动机制

1.积极开展社会培训

对接航空产业链开展职业培训,承担了军队系统、民航企业以及地方各级各类管理、技能、新员工入职及在职员工复训等培训项目共计167期,累计培训10万余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组织完成10多个职业(工种)44批次,近2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5713工厂、5718工厂等企业联合共建工厂培训中心,完成空军装备修理系统、4724工厂、中国航发南方公司等多家企业培训师培训。

2.协同开展科技服务

以服务航空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先后与多家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开发项目110余项,牵头组织的“激光器工程化与清洗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被确定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专项任务。学院还建有航空装备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导弹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科研服务平台。

3.深入行业标准制定

开发空军航空修理系统行业管理标准6项,编写航空修理系统职业分类目录和培训教材等8种规范性文献,构建了航空修理从业人员资格控制与教育培训标准体系。主持、参与编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13门。

三、模式模型与创新点

航空工程职教集团对构建新型产教融合业态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围绕上述业态总目标,在机制建设、方法选择、举措制定和任务确认四个维度,形成了新型产教融合业态实施路径模型图。

 

该成果主要创新点:

一是机制创新,形成了军政主导、协会参战、龙头企业突破“点线面”紧密配合的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二是理论创新,创建了实现产教融合新业态路径模型图;三是实践创新,提供了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产业学院建设、专业动态调整以及专业群建设等典型案例,具有极高的可复制。

四、成效评价与推广价值

(一)理论成果。先后获得  成果项,发表论文  。为贯彻落实我国加快建设现代会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大量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成果。共建飞机维修、航空动力、航空智能制造等产业学院12个;共建实训实习基地200余个;共建“双师”教学团队174人;实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科技合作开发等社会服务价值1.5亿,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外界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保持96%以上;送培单位及参培学员对培训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2018年航空工程职教集团被航空工业行指委授予校企深度合作示范项目,2021年成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中国航发、航空工业都授予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湖南省楚怡职业教育示范性职教集团、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教育部确定的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长沙航院“航空”办学特色明显,在服务航空产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2022年7月13日,湖南省教育厅王仁祥副厅长在航空企业调研时的讲话)

长沙航院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提供了大量优质技能人才,航发集团企业与学院合作项目针对性强、效果明显。(2021年8月20日,中国航发人力资源部人事处苏德勇处长来校调研时的讲话)

长沙航院积极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航空动力产业,与涉航企业联系紧密。(2022年10月25日,湖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刘旸处长讲话)

(四)推广价值。2017年,航空工程职教集团受邀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工作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先后有全国范围内50余所职业院校来校交流调研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双师建设等内容。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红网、中央电视教育频道、湖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体100余篇次。

五、自我评价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军队背景,深耕航空职业教育,紧密对接行业产业企业,通过长期、扎实、深入的实践和探索,率先在航空产业组建了军政行企校多主体的职教集团,建立了军政主导、协会参站、龙头企业突破的集团化办学高效运行机制,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产教融合新的业态。案例有效解决校企热度不均、供需矛盾等教育链与产业链难以深度融合的普遍性关键问题,提出了新型产教融合业态实施路径模型图,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大量理论依据和详实可靠的实践指导,对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拓展校企合作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证探索,在未来校企双方共生共长合作命运体构建,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等领域具有易复制、价值高的推广意义。